1、MES的定义
MES系统(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)是一套面向制造企业车间执行层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。MES可以为企业提供包括制造数据管理、计划排程管理、生产调度管理、库存管理、质量管理、人力资源管理、工作中心/设备管理、工具工装管理、采购管理、成本管理、项目看板管理、生产过程控制、底层数据集成分析、上层数据集成分解等管理模块,为企业打造一个扎实、可靠、全面、可行的制造协同管理平台。
2、MES在制造业中的必要性、可行性和重大意义
2.1 必要性
中国的制造业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,如何迅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,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,加快信息化进程,走新型工业化道路,实现全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。
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系统目前建设的重点普遍放在ERP管理系统和现场自动化系统两个方面。但是却缺少对制造企业生产现场的控制管理系统,导致丢件、加工错误等问题,使工期延长或增加了产品生产的成本,直接影响工厂得经济效益和对用户的信誉。 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开始使用MES系统来控制管理工厂生产制造过程,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视、诊断和控制,完成单元整合和系统优化,在生产过程层进行物料平衡,安排生产计划,实施调度、排产及优化。
2.2 可行性
制造企业近年来越来越重视管理,逐步改善了车间生产条件,为实施MES系统提供了良好的车间环境。企业实施MES系统,必须做到目标明确、分工合理、职责清楚、制度规范。计算机只是为MES实施提供了便利工具,它通过信息的获取与加工,一定的流程控制来支持企业管理思想的贯彻。MES归根结底是在信息技术、控制技术、计算机技术支撑下的管理系统。通过流程重组、合理分工、明确职责,企业在实施MES时,既能简化流程控制,又能够保证信息处理的及时性,为MES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组织保证。通过有计划的培训,培养各类人员的业务能力及计算机应用水平,提高整体技术水平,确保MES系统的最终实施和应用。
2.3 重大意义
MES为企业提供了一套具有执行力的系统,实现精益生产,并使生产过程透明,减少暗箱操作;通过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建立物料批次的档案,达到准确、实时的可追溯性,减少企业因召回造成的损失;帮助企业提高品物流、生产管理,MES的实施将是企业生产系统的一次重大变革。总之传统制造业通过实施MES能够很好的帮助管理者加强管理和控制力度,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,增强企业竞争力。
注: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进行删除。